“我妈妈死了,能给我一个赞吗” “不能!”
- T大
“我妈妈死了,能给我一个赞吗?”
(直播死妈是网友p上去的)
近日,网络上疯狂流传了一张抖音上的截图,一名未成年女童对着屏幕哭诉,屏幕左下方写着文字:妈妈被车撞死了,去医院晚了“
8月22日,根据上述视频截图信息,澎湃新闻在抖音平台检索到了发布账户,该账户名为“平安是福”,显示共发布14个视频,有574粉丝,获赞数475,所发布的多个视频封面均为同一小女孩,与上述网传截图中女孩相似。
该视频传播很快,不久就有了模仿视频,有网友向澎湃新闻提供的一张视频截图显示,名为“Over agajn” 的抖音账户曾发布女童哭诉视频,下方文字写着:“今天妈妈火化了。我再见不到他(注:应该她)。求求你们。就给我一万个赞可以吗(?)”
(截图来自网络)
24日晚,抖音方面回称,相关视频被发现后,第一时间做了下架处理。
这样的视频出现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
且不论孩子所说真假,从这段视频展现出来的现在的孩子,价值观的养成很成问题。
这种现象的出现来自多方面原因:
一、短视频平台监管力度不够
短视频的出现,丰富娱乐了人们的生活。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未成年人参与其中,为了涨粉无所不用其极。
在这个虚拟空间,赞意味着存在感、成就感,到了一定数量级甚至可以转化为金钱,赞几乎等于一切。短视频软件从设计上就有使人成瘾的特性,因为播放量、用户时长与平台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
除了对不良内容迅速下架、迅速处理之外,还应该鼓励、扶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优质短视频。而无论是短视频创作者还是大小平台,都要时刻绷着价值观这根弦。
(向日葵计划)
近日,为了引导青少年健康触网,抖音已上线了包括风险提示系统、未成年人保护工具等一系列针对性的产品功能。近期,抖音推出“向日葵计划”,在审核、产品、内容等多个层面推出10项措施,以期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二、全民争当网红,浮躁的社会风气
“网红”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一定时期的产物,大众对网红的理解就是不需要有什么过人的才华或者技能,只要能够“哗众取宠”,能够吸引足够多的注意力,就可以很容易出名,很容易发财。
(图为郭乐乐)
郭乐乐,13岁。被戏称为史上最骚小学生的他,凭借演唱时刻意妖娆的舞蹈嗓音与与他朴实外表的反差在网络上走红,代表作《我的小可爱》更是圈粉百万。在别的孩子还在上学的年纪,他就出现在大众面前,上节目、直播、工作,享受当焦点的快感,以及日近斗金的物质优越。虽然,后来他也因为未成年身份,以及低俗内容而遭平台封杀。
像他这样把网红当梦想的孩子其实不在少数…
不管是玩笑话还是认真说,把网红当作未来的奋斗目标,说明孩子们在见识过很多网上红人们的经历后,无形中有一种憧憬,不用拼命学习,只需要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出人头地“,那就可以轻易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了成名当网红,一些人会选择做出格吸引眼球的事。公路上危险飙车炫技、晒照未成年妈妈、爆粗口炫富......在这场作秀游戏里,已经有太多未成年人参与进来,还有数不尽的人在围观中慢慢扭曲了价值观!
三、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其实除了抖音,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社交平台上不乏有一大批实际年龄只有几岁的孩子,他们对于这个社会认知还不够,价值观都还没有系统建立起来,却想着过早的融入成年人的圈子。
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几岁的孩子都会配有自己的手机,家长们不及时制止,让年纪轻轻的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世界里,家长们教育的缺失使得这些孩子们在社交媒体上来寻求认同,从复杂的网络世界学习、模仿,他们还很无知,还没有明确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不及时改正孩子们扭曲的世界观,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会造成十分不好的影响。
孩子在成长期有很多心理需求,如被倾听、被鼓励等。一旦在现实世界得不到满足,便会对网络世界中的满足感形成依赖。
对于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不能只怪孩子,学校、家长,乃至社会都应反思,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化解,谨防他们在嘈杂的网络世界里迷失自我,饱受伤害。而且,这是不得不亟待重视的大问题。